戰(zhàn)“疫”中的青年擔當
2020年03月06日
李黃同心,來自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17級藝術設計系視傳三班,是一名預備黨員。疫情當前,她積極響應黨的號召,勇當團員表率,主動加入到韶關市曲江區(qū)政府志愿者行列中,主要負責定點檢測出入社 區(qū)人員體溫,登記出入村外地人員和進出村車輛車牌號碼等。
為了確保居民健康情況排查“不漏一戶、不落一人”,李黃同心挨家挨戶上門,一天要爬近10棟居民樓。盡管工作時戴著帽子、手套和口罩讓她感覺很悶熱,眼鏡每次起霧都很難受,但是樂觀開朗的她后來很快就學到了來自前線醫(yī)生們分享的小技巧,將肥皂水涂抹在鏡片上。因為戴著口罩,她經(jīng)常都沒有去喝水的意識,加上帶口罩經(jīng)常需要提著喉嚨講話,遇到年齡大一些的老人,更是要喊著說話。晚上回到家,她的聲音都啞了……每天翻資料、敲門次數(shù)多了,帶著手套的雙手也會悶得起泡。盡管有許多不適應感,但她還是堅持下來了。
每天早上7點到崗,晚上7點離開,除了吃飯和短暫的休息,李黃同心幾乎每天都要工作9個小時。這段時間里她總覺得有一種奉獻的喜悅。她說,做志愿者活動是從小受到了媽媽的影響。在媽媽的支持下,從初中起,她就開始主動報名參與家鄉(xiāng)社區(qū)以及中學的志愿者活動,還曾和媽媽以及社區(qū)志愿者一起下鄉(xiāng)捐贈衣物、水果、生活用品給家境困難的老人和小孩。她說:“媽媽十分鼓勵支持我,這一回也是一樣,她不忘每天出門都叮囑我:‘做好安全防護,一定要注意安全!’我很感謝她。”
連續(xù)做了一個多星期的志愿者,有時李黃同心也會覺得真的很累很辛苦。當問到是什么讓她選擇堅持下去時,她說:“我是一名團員,同時也是一名預備黨員,不能忘記自己的身份。現(xiàn)在需要有人站出來,一起去面對。社區(qū)里的老黨員前輩們都參與了,我這個年輕人當然也要跟上步伐呀!”她靦腆地笑著說。“當我上門排查時,給爺爺奶奶他們量完體溫,很多都會熱情地問我要不要喝點水,那時候就覺得再累也值得了。”
這段時間的志愿服務經(jīng)歷讓她感悟到:如果做每一件事都帶著認真負責的態(tài)度,帶著一份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關愛,即使是在平凡瑣碎的工作中,也一定能找到快樂。李黃同心說:“我希望以后有志愿者活動的時候,都能出現(xiàn)我的身影,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,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。”
在紡織服裝學院,像李黃同心這樣的大學生志愿者還有很多,他們除了深入社區(qū)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外,還參與了網(wǎng)絡志愿服務活動,努力當好疫情群防群控的“宣傳員”,積極傳播正能量,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,充分發(fā)揮團員青年的模范作用,用自己的行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戰(zhàn)貢獻青春力量,彰顯了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,展現(xiàn)了新時代團員青年的責任與擔當。
(集團黨委辦公室、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供稿)